媒体人:俱乐部球队吃紧,中超公司还大把花钱外包业务

6月13日讯 媒体人秦云今日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,直言现在的中超公司,已经快成为一个专职发包公司,在俱乐部球队吃紧的情况下,中超公司还大把花钱外包业务。
据秦云介绍,2005年年底,中超公司开始筹备的时候,由福特宝公司副总经理瞿郁明牵头。当时,公司全部工作人员也就7人。2006年4月,中超公司正式注册成立,第一个赛季中超商务就是这7人做下来的。
中超公司挂牌后,曾经长时间没有外包公司,大部分工作都是公司员工自己动手完成。据老员工介绍,当年因为策划了“激情中超”巡回路演活动,所以才有了第一家外包执行公司。
从2005年下半年筹备开始,到2011年3月,中超公司经历了瞿郁明、吕枫、郎效农三任总经理。这五年多时间里,中超公司都是创业状态,无论总经理还是普通员工都保持了创业干劲。公司员工人数增长缓慢,收入也不算高。当时因为收入低(总经理月薪2万,普通员工月薪在5千到8千),中超公司普通员工离职频率还是比较高。
直到2011年3月底到10月初,广告人出身的鲁俊出任中超公司总经理,这家公司才“学会”大手大脚花钱。不过,毕竟当时中超联赛的商务基本盘不大,鲁俊的胡吃海喝糟蹋的费用也就在7位数,和现在的开销相比不在同一水平。
2013年下半年,当时中超公司二十来人,总经理从朱琪林换成了刘卫东,公司整体工作状态和以前差别不大。现在的中超公司,员工人数已经达到60人之多,但是外包业务越来越多。甚至连海报设计、自媒体运营等一些基础工作也都外包了出去。
甚至是中国足协内部人士,也有人反对过多业务外包。他们认为,既然中超公司养了这么多员工,那么中超公司应该具备基本的活动执行能力,不能事事外包;否则公司就应该裁员瘦身,成为发包公司。这些人士希望,在中国足球面临环境困难的时候,中超公司也应该和各家俱乐部一起厉行节约,把经费用在刀刃上,而不应该俱乐部球队吃紧,中超公司紧吃。
现在,大部分中超俱乐部欠薪运营困难情况下,中超公司在养了大批员工情况下还大把花钱外包业务,很不合时宜。
- 相关阅读更新时间
- 【比赛日】河南俱乐部酒祖杜康客场10战胜长春亚泰 2025-05-13 17:32
- 父亲谈王钰栋:从不服输,好像人家说的就是为足球而生的 2025-05-13 17:32
- 中国U16国家男子足球队集训名单 2025-05-13 17:31
- 女足亚冠半决赛及决赛开票,决赛票价90元220元之间 2025-05-12 18:55
- 将出战亚洲杯预选赛,中国香港队37人初选名单:10人来自中超中甲 2025-05-12 18:55
- 辽媒:改造后的的铁西体育场,将从容纳2.8万人扩容至4万人 2025-05-12 18:55
- 石家庄功夫vs北京国安单场票将在5月18日早10点正式开售 2025-05-12 18:53
- 相聚,就是一种感恩!年维泗迎92岁生日,81岁徐根宝携弟子送祝福 2025-05-11 18:00
- 票务公告:上海海港vs山东泰山的比赛将于5月11日1200开票 2025-05-10 17:41
- 崔康熙:我们内部没任何问题,不像教练和球员有问题那种空穴来风 2025-05-09 18:05